尊龙凯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溃疡性结肠炎,为何久治不愈?
    发布日期:2019-04-24 10:59:43       作者:尊龙凯时制药集团       浏览:54.5万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炎症性肠病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据报道其中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为10~20/10000(患病率约为100~200/10,0000)。亚洲国家较少见,据相关文献报道,近20年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明显增多,目前推算的溃结患病率为11.6/10,0000。但至目前为止,我国尚缺乏大规模的以人口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


    微信图片_20190424105807.jpg

    图片来自海洛站酷Plus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很难治愈,临床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那么,如何做到和溃疡性结肠炎和平相处?


    病因不明,但有规律可循

    虽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从目前研究来看,这种慢性肠道炎症是由于宿主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机体免疫应答及肠私膜免疫识别失调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因的多样性及病理生理机制的复杂性,导致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出现疗效不佳或是预后不好。


    治疗方案,服药vs手术?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可能性为3%-5%,病程越长,恶变危险性越大,10年以上病例恶变危险性增加5-10倍。因此对病程长、病变广泛、持续活动的患者应密切随访,对重度或暴发型患者并发中毒性巨结肠;并发肠穿孔、大量出血、脓肿与瘘管内科治疗无效;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变者,适时手术切除结肠可达到根治目的。


    微信图片_20190424105804.gif



    治疗本病的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氨基水杨酸制剂

    目前应用在临床的药物包括有柳氮磺胺吡啶(SASP)、美沙拉嗪,奥沙拉嗪、4-一氨基水杨酸、巴柳氮等。最早使用的药物是柳氮磺胺吡啶,其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已有50余年的历史。


    糖皮质激素

    众多的文献显示,激素仍是目前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常用、疗效较为肯定的药物。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主要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及维持缓解用药。在临床实践中,嘌呤类抗代谢药是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主要包括TNF抑制剂(英夫利苛单抗、人抗TNF-n单克隆抗体、依那西普)、白细胞聚集、迁移和黏附抑制荆等。而日前生物治疗的前景提示将成为未来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制剂主要包括:双歧因子、腊样芽胞杆菌等制剂。正常情况下,肠道与其共生菌保持着一种稳态平衡.对肠道的感染有自我反应及清除功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自我调控的稳态平衡一旦打破,即可引起慢性肠道粘膜慢性炎症。近年来益生菌治疗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已有广泛的研究。


    微信图片_20190424105758.jpg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如下:


    (1)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粘液血便、腹痛,并伴有不同程度发热、贫血、消瘦、低白蛋白血症等全身表现,不典型病例仅有便秘或无血便史,部分病例有关节炎、口腔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及慢性肝炎等肠外表现;


    (2)结肠镜可见:多发性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弥漫性分布,粘膜粗糙呈颗粒状,质脆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变钝消失。


    (3)粘膜活检:组织学呈炎性反应,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


    (4)钡剂灌肠:粘膜粗乱或有颗粒状变化;多发性浅龛影或小充盈缺损;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5)手术切除或病理解剖可见肉眼或组织学的溃疡性结肠炎特点。


    随着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疗法、新剂型和新药物的出现,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慢慢进入可防可控和平共处的和谐“局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