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肠息肉到底严不严重? 癌变的可能性有多大?
    发布日期:2018-09-11 00:00:00       作者:尊龙凯时制药集团       浏览:60.6万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一般在肠镜检查中发现。最困扰患者,也是对此疾病最担忧的问题就来了:肠息肉到底严不严重?会不会华丽地转身“癌变”?


    肠息肉


    肠息肉分为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是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通俗地说,肠息肉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


    肠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为广基的;可以为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为很多息肉聚集在一起;可以分布于结肠、直肠的某一段,也可以累及全结肠和直肠。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直接冠以名称,如结肠管状腺瘤、直肠原位癌、结肠炎性息肉等。


    640.webp.jpg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PLUS


    肠息肉的原因


    好端端的肠道,不会平白无故的长出这些多余的息肉,它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可寻的。


    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表明,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结、直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结、直肠中的胆酸,因此,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机械损伤和大便刺激:

    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可造成肠黏膜受到破坏,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息肉的蒂实际上主要为肠的蠕动使凸起的息肉上下移动,牵拉形成的过多黏膜。


    炎性刺激:

    炎性刺激是炎性息肉的重要原因。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结核、非特异性直肠炎等,都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


    遗传因素:

    腺瘤性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例如,肠腺瘤性息肉基因(apc)是一种抑癌基因,基因突变会引起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变和结肠、直肠癌变。

    640.webp (1).jpg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PLUS


    肠息肉的表现


    肠息肉的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为便血、脱垂、肠道刺激症状(腹部不适、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结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便血、大便异常(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形状的异常)、腹痛、息肉脱垂。


    肠息肉癌变的可能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肠息肉的患者只是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肠癌患病风险。


    一般而言,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又叫新生物性息肉)。


    非肿瘤性的息肉一般就不会发生癌变,主要包括:1、幼年性息肉;2、炎性息肉。而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较高,如果腺瘤大于2cm,癌变几率更大。


    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


    640.webp (2).jpg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PLUS


    息肉恶变成为癌需要多久?


    据最新的一些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另外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


    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50岁以上是肠息肉的高危年龄,而且年龄越大,肠息肉的发生率越高。7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五成会出现肠息肉,其中有10%的息肉会恶变成癌。


    由此可见,结肠息肉是否癌变主要跟息肉的大小和类型有关。


    肠息肉并不可怕,也不能和肠癌发生划上等号,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少吃油腻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等,如有身体不适,及时做检查,防止结肠息肉。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的有效手段,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一两年做一次肠镜,尤其是家庭有肠癌或息肉史、长期排便异常的人,更应该及时做肠镜,预防肠癌的发生。



    文章来源:健康之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