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苏轼用这7句诗,说尽了人生事
    发布日期:2018-06-22 14:48:44       作者:子聿       浏览:82.7万

       一个人,青史留名,必定有他的原因。李白因为潇洒,苏轼因为豁达。


    李白像酒,像夜,让人沸腾、迷醉、放肆;而苏轼像茶,像晨,让人冷静、清醒、克制。

    581730906b304604b585edbdc52ba79c_th.jpg


    人往往少年时喜酒,而到了某个年纪,就爱上了茶。爱上了那种无论吃了多少油腻的东西,一口下去顿觉满腹清爽的感觉;爱上了那种入口时是苦的,咽下去,过一会儿,嘴里又回荡着一丝甘甜的感觉。


    人往往喜欢在喝酒时谈最快乐和最悲伤的事,谈梦想,但会在喝茶时聊聊平淡的生活,聊聊人生。


    1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有很多诗是因他弟弟苏辙而写。


    五年前,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曾到过渑池县,同宿僧舍,在墙壁上题诗。


    五年后,苏轼外出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县,弟弟苏辙为他送别,想起渑池旧事,颇为感伤,并发出了偶然还是必然的疑问,苏轼以诗作答。


    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正像到处飞的鸟类,偶尔在雪地上留下脚印。


    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因此是必然,而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则是偶然的行为。既然是偶然,也便不必在意。


    就像兄弟俩曾经同宿僧舍,壁上题诗,而今苏轼一人前行,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2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式开始。


    由于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公元1071年,苏轼自请离京,赴杭州就任。


    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往密州。他来到密州时,密州正处在“蝗旱相仍,盗贼渐炽”的紧张局势里。


    一年后,他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重修城北旧台,命名为“超然台”。


    登上超然台的那一刻,他怀旧,他思乡,他为壮志未酬而伤感。


    可是很快,他又用这句话来宽慰自己。

    424eccd4349344a79b34fc767fb4f609_th.jpg


    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家乡,那样就会使思念倍增,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又何必用感情来折磨自己呢?还是用新火来煮一杯新茶吧,这美好的春光如果不用来作诗醉酒,那便又枉费了。


    如果把眼前的时间都用来怀旧和伤感,那么这一段时间也是伤感的,继而它也会“旧”。


    与其怀旧,不如怜惜眼前。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又是因为苏辙。


    之前说苏轼从杭州被调任密州,这显然是降职了,可苏轼并不懊恼,因为这会离苏辙更近,兄弟团圆也就方便些。


    可不知为什么,两个人都在山东,这一年的中秋节,却没能团聚。


    望着天上的圆月,酒醉的苏轼竟然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们过不去。


    接着,他笔锋一转,说人们都向往“欢”与“合”,但这世上毕竟存在“悲”与“离”,就像月亮,它也不可能永远如今晚这般,它也有“阴”与“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如果人们因为不能十全十美而感伤,那是大大的没必要。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4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


    这一年春天,苏轼与好友相约郊游,途中大雨忽至,同行的朋友们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苏轼不这么觉得,泰然自若,迎雨而行。


    过了一会,天晴了,苏轼填了这首词。


    人生哪有不遇到坎坷的,难道坎坷会因为你害怕、躲避而自行消退吗?当然不会。


    反正都要向前走,与其狼狈不堪,不如潇洒从容。


    走过去,一切都变成了风景,一切都不值一提。


                                                                                                                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公元1084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团练副使生活,奉调汝州。


    在路过九江时,游览庐山,写下若干首诗,而这一首,是最后的总结。

    20150620173854_dKAZt.thumb.700_0.jpg

    身处庐山之中,看到的一切峰峦和流水都只是庐山的一部分,而非整体。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一件事物当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非对错其实并非真正的是非对错,因为我们的眼界会被事物本身所遮挡,同时,又会受自己的好恶所左右。


    所谓,当局者迷。

    6  


        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同样是1084年,去汝州上任的途中他还经过了一个叫做泗州的地方。


    受泗州友人刘倩叔所约,两人同游泗州南山。


    午间,两人在山间水畔煮茶,采摘鲜嫩蔬果野菜作茶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无酒无肉,也无丝竹歌舞,但却让苏轼感到了人间真正的味道。


    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内心渴望声色犬马,追求功名利禄,沉迷灯红酒绿,觉得这样的生活带劲,刺激。


    但据很多得到了这些的人说,这样的热闹里,是无尽的寂寞。转而发现,越是平淡、宁静的日子,内心越丰富,越快乐。


    一蔬一饭,一朝一夕。


      7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与他相识的人,也多半过着四海漂泊的日子。


    苏轼在杭州做官时,老友钱穆自绍兴而来,途经杭州,略作停留,又要启程河北。


    苏轼送老友至江边,离别之情忽上心来,但是他却说,人生好比一家旅馆,你我都是其中过客。



    友情链接: